散文:立足新时代 永担新使命

时间:2021-05-20 来源:天津长安网 作者:佚名

  凝望一棵棵风中摇曳的树,心中总会涌起暖暖的感动,就那样立在苍茫的天地间,任雨打雪飞,任风度云度,于是觉得,活着就应该像树一样,固守一份执着,铭记一份使命,站成擎天的巨擘,成为大地的脊梁。

  是的,活着的价值,在于要有一个饱满的人生,在记载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他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无论是战斗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我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在向祖国深情表白。

  2018年对我来说弥足珍贵,在这一年,我们正式成为了一名法院人。在这里我看到了最平凡的坚守,感受到了最坚韧的初心。

  这里有言辞偏激的当事人,他们会计较你说话的语速、音量的高低,态度的冷热。面对他们的咄咄逼人,老法官常常教导我们,“接待当事人时一定要记住四个字,感同身受”。的确,每一个怒气冲冲的当事人背后都一定有着一段令人心酸的遭遇,我们要多一些理解与宽容。

  这里有伤心欲绝的当事人,法院里总是不乏那些因家庭和婚姻愁容满面的人,简单咨询后,他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落泪,这时候一句安抚,一杯热水,往往是打开他们心门的钥匙,面对这些真情流露,我们深知法院是定纷止争的地方,我们也懂得“说出来就会好些”这个简单而又朴实的道理。为此我们愿做他们最忠实的听众。

  这里有舍身处地,用行动温暖人心的法官们。在去年审理的一起纠纷案中,一对夫妻被判决离婚后,4岁的孩子由母亲抚养,由于妈妈心中积怨甚深,便让爸爸长期无法见到儿子,孩子的爸爸只能来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探视权。

  孩子是鲜活的生命,不是冰冷的执行标的或对象,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法官并没有立即采取强制措施。而是一次次地对孩子的母亲苦心相劝,法官对我说:“这个案件看似简单却关系着一个4岁幼儿的成长,孩子还太小,不能没有父爱,我们一刻也不能耽误,要赶快打开他们的心结,让父子俩早点儿相见”,话音刚落,她就再一次拨通了这位当事人的电话。谁知道她的声音早已沙哑,谁知道他自己3岁的女儿正因高烧在医院输液,哭着喊着找妈妈,哭着喊着要回家···

  终于经过法官一次又一次的沟通,孩子的妈妈终于答应在法院完成探视。

  探视当天,由于长期没有跟爸爸见面,这个四岁的小男孩儿进屋后显得格外局促不安,一直低着头躲在法官身后。“孩子,来,到爸爸这儿来。”面对爸爸张开的双手,孩子却迟迟不肯上前走近。面对这样的局面,法官赶忙拉住孩子的手,“来,孩子,不要害怕,告诉阿姨和爸爸,你在幼儿园都学什么了呀?”小孩子眨着眼睛说“学的可多了。”“那能给我们背一段《弟子规》吗?”

  “父母呼,应勿换。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静听,父母责,需顺承···”此时此刻,一旁的爸爸已经泪眼模糊,张开双手一把将孩子搂进怀里,说道“孩子,爸爸是爱你的!”这位父亲哭着,这位父亲笑着。看见他们两人紧紧相拥,我们的法官也忍不住浸湿了眼眶。

  这样的案例其实有很多,是的,一部部只要不开庭就随时可以打通联系到法官的电话,一张张铺在当事人桌子上的诉讼文书,一个个微小却暖心的举动,点点滴滴诠释的正是法院人对家国情怀的生动表达。

  不忘初心,生而为人。为人之本,始于责任。责任之下,君子担当。手持法律天平的法院人,是君子,又要远胜君子。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无论时间怎样流逝,消逝的仅仅是我们法院人的青春年华,永恒不变的是法院人始终如一的初心,是法院人融于骨血的责任,是法院人立行于世的担当,是法院人对祖国最深沉的挚爱。

  让我们立足新时代,永担新使命,胸中有丘壑,万里搏云天。

  (作者:王鹏莎 单位:北辰区法院)




原文链接:http://www.tjcaw.gov.cn/wh/xlyz/tjcaw-iicezzrq6588512.shtml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