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法院起诉却不受理?这7种情况不符合规定,少跑冤枉路

时间:2025-07-21 来源:法制内参编辑部 作者:

去法院起诉却不受理?这7种情况不符合规定,少跑冤枉路

“我明明占理,去法院起诉咋就不受理?”不少人遇到纠纷想靠打官司解决,结果吃了闭门羹。其实法院受理案件有规矩,这7种情况确实不受理,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提醒大家提前弄明白能少跑冤枉路!

一、同一件事反复告,法院不受理

《民事诉讼法》第127条规定,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比如你告邻居欠钱,法院已经判过了,你又拿着同样的证据去起诉,就属于“重复起诉”,法院会直接驳回。

二、过了诉讼时效才起诉,可能输官司

一般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比如借钱不还、合同纠纷),过了这个期限才起诉,对方只要提“时效抗辩”,法院可能不支持你的诉求。

三、起诉条件不够,法院没法审

得符合这几点法院才受理:有明确的被告(知道告谁)、具体的诉求(比如“还10万”)、能证明纠纷存在的证据(借条、聊天记录)。

四、签了仲裁协议,得先去仲裁

《仲裁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五、劳动纠纷没仲裁,直接起诉不受理

《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能去法院起诉。

被老板欠工资、被辞退没补偿,得先去当地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拿着仲裁裁决书才能去法院,跳过这步法院不受理。

六、涉及国家政策或历史遗留问题,法院管不了

像知青返城住房、企业改制遗留的福利分房等问题,属于政策调整范围,法院没法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得找相关部门按政策处理。

七、该告行政机关的,别去民事法庭

要是纠纷是和政府部门产生的(比如不服拆迁补偿、被罚款不服),这属于行政诉讼,得去法院的行政庭起诉,找民事庭肯定不受理。

起诉前先对照这7种情况,别白忙活!实在拿不准,去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问问,工作人员会指导你。你有过起诉被拒的经历吗?评论区聊聊~

《法制内参》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现面向社会诚招特邀编辑。我们将共同致力于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和扫黑除恶等工作,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联系电话:010-56212745。

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