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黄智:情洒六平村 智绘振兴图

时间:2025-08-26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 作者:佚名

  

  春寒料峭的清晨,桂平市油麻镇六平村的山塘边,挖掘机轰鸣作响。一位中年人正用树枝在地上比划路线:“先通主渠再清塘底,确保进度又不耽误春耕。”两个月后,经过整治的5座山塘蓄满了1万立方米春水,滋润了300多亩亟待灌溉的稻田。村奖学金颁奖礼上,一位村民大伯攥着他的手感慨:“黄书记的‘智’,是让六平村后代走得更远的智慧!”

  他,就是被村民亲切称为“小智书记”的广西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驻村第一书记黄智。从山塘整治的治水良方到奖学育人的长远谋划,这位从戒毒警察转型的驻村第一书记,正用实干与智慧在六平村写下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智识乡土,解锁民情密码

  2023年4月,黄智踏着泥泞走进六平村,随身带着三样“法宝”:一张手绘的标记了脱贫户房屋、灌溉山塘、急弯险路等信息的民情地图;一本扉页写着“群众的难事就是解题的考题”的民情记录本;一件常穿的红马甲,胸前的党员徽章熠熠生辉。

  驻村首月,他就踏破了1双胶鞋和1双水鞋。在乐叶塘屯走访,他注意到悬崖路段缺少护栏,老人小孩出行非常危险;夜晚走村入户,手电筒光柱扫过漆黑的村道,耳边听到村民感叹:“摸黑走了一辈子夜路”……这些细节都被他详细记在本子上。后来,他用新增100米防护栏和58盏太阳能路灯交上了这次民生答卷。

  “‘小智书记’的地图比卫星导航还准。”村支书莫忠来这样评价。这张不断更新的民情地图不仅有地理信息,更清晰标注着每户的困难:陈家的危房、莫家的陈年积怨、徐某等留守妇女的就业需求……这张“智慧图谱”成为黄智精准施策的依据,也让“小智书记”这个暖心的称呼在村民中流传开来。

  智强堡垒,激活党建引擎

  面对村党支部凝聚力不足的问题,黄智以制度为抓手,奏响阳光村务、先锋培育、阵地升级、党日活动的党建“四部曲”,建强战斗堡垒。

  在“阳光村务”公示栏前,村民们总能及时看到村内财务流水——大到几万元的产业投资,小到几十元的办公用品采购,全部实时公开。

  “星火计划”让党员队伍焕发新活力。在党员徐喜邦的制衣作坊里,“党员示范岗”的红旗格外醒目。这位曾靠打零工维生的党员,在黄智的鼓励和帮助下办起作坊,带动十多名留守妇女就业,月收入最高达3000元。“党员徽章戴在胸前,责任扛在肩上。”徐喜邦的话展现了全村31名党员的新面貌。

  党群服务中心被打造成一个集学习教育、政策咨询、便民服务于一身的综合性服务中心。

  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成了村民期待的“暖心日”。除了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到戒毒所接受警示教育,黄智还带领党员志愿者上门为孤寡老人送医送药、解决难题。当身穿红马甲的党员为老人检修电路、修补屋顶时,群众的笑容幸福而灿烂。2023年,黄智被桂平市委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23年至2024年,六平村党支部连续两年获油麻镇年度考评优秀等次。

  智兴产业,拓宽致富之路

  “能不能种点来钱快的作物?”面对村民的期盼,黄智没有盲目跟风。他带领村民代表赴南姜种植基地考察,用一个月时间摸清市场,最终确定了“种苗供应+技术指导+成品回购”的全链条发展模式。如今,25亩南姜试验田长势喜人,预计2026年首次采收即可带来10万元收益。

  针对留守妇女就业难题,他精准施策:发现徐喜邦有缝纫手艺,便协助其申请扶持资金、联系订单,组建家庭工坊;得知徐祥邦想扩大养猪场,便积极对接金融机构解决贷款难题……制衣作坊的缝纫机声与养猪场的劳作声,共同奏响了村民家门口就业的致富曲。

  “不贪大求快,要细水长流。”这是黄智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发展产业的智慧。从光伏发电、蛋鸡养殖入股,到垃圾清运车转租、稻虾养殖分红,他筛选的8个项目个个稳健,2024年为村集体创收8.35万元,较2023年增长37%。

  智治乡村,夯实平安根基

  “两家人吵了十几年,‘小智书记’三趟就劝和了。”村民谈起黄智成功调解莫某福与莫某华的纠纷仍赞不绝口。他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系统警察的专业优势,创新建立“铁三角”调解机制——第一书记+司法所/律师+族长,成功化解了8起矛盾纠纷。

  在村小学操场,他用“模拟法庭”教孩子们防范校园霸凌;在村民院坝会上,他结合案例宣讲土地法规。他主动联系后盾单位,组织开展了法治宣讲15场、普法课堂5次。这种“接地气”的普法显著提升了村民法治意识,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深入人心。

  智暖民心,践行初心使命

  由他发起并推动的山塘整治工程,不仅争取到政府扶持,更广泛动员村民捐资投劳,最终使30多亩山塘蓄水量翻倍,受益稻田亩产增加33%。

  他创设的奖学金制度帮助15名优秀学子完成学习梦想。如今,村民自发成立奖学金理事会,让这份激励的火种持续传递。

  从陈某家厨房改造到2400米道路硬化,从危房修缮到灌溉渠疏通,黄智的“民生清单”写满了桩桩“小事”。但在村民心中,这些事重若千钧。老主任杨礼威说:“‘小智书记’雷厉风行,我们提的问题他都马上想办法解决,他的到来,让人既感安全又觉暖心。”

  七百个日夜的深耕,黄智以智慧破解乡村振兴难题。当山姜花开遍山岭,当制衣坊的机鸣与校园的书声交织,这位“小智书记”已将智慧的种子深植六平村的沃土。他用智慧铺就致富路,以真心温暖群众心,把他乡作故乡,视村民为家人,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属于“小智书记”的赤诚篇章。

  


原文链接:http://sft.gxzf.gov.cn/zwgk/jdgl/gzyw/t2261085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